Wednesday, January 16, 2013

Such a world

拉格斐執掌香奈兒30年,沒有掌聲和鮮花
原文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30, 2012

中文翻譯遲了兩個月才出現在NY Times中文網站,不知道為何看完覺得論點真是點到我心中
回想起2001年左右對於這個產業的迷思,不禁有點不好意思了起來。

集團化或是M&A,其實對品牌未嘗不是一件壞事,畢竟能有更多的資源還有行銷管道讓這個品牌與設計延續下去。不過在2005以後時尚界就漸漸的與我緬懷的那時期走遠,簡單來說就是mass market也是文中所說的領導階層的更替,當服飾設計被銷售數字與營業成長牽著走的時候,這個品牌也差不多爛掉了。並不是說這個產業不需要更量化的管理或是銷售導向,而是fashion的本質與luxury goods的本質蕩然無存,原因不在於mass market,而是管理者扼殺了這個產業的精神與文化。

選擇是否與mass market靠攏,不是消費者能決定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設計師去盤算,總歸還是資本主義最虛偽的那句話: maximize shareholders' value。看似很合理的想法,事實上並不是用在這個產業之中。很不幸的luxury品牌有著太高的margin與那亮麗吸引消費者的光環,使得fashion產業變得很世俗,consumer goods! 設計師聯名H&M, Target設計師系列等等,背後的動力不過是一個刺激銷售的動力,還有散佈品牌魔力的管道。

商業方面,其實不需要太困難的策略,可以達成很多的目標。銷售成長可以用漲價達成,反正大家還是買單。增加margin那就來降低成本,以前用100% cashmere,那現在來改成50%/50%,只要品牌光環不滅,一切都好說。更不用提mass market帶來的fast fashion還有亞洲許多的便宜勞工。

寫了這些批判性的想法,不是要表達有多麼的厭惡這個產業,只是許多方面變成很醜陋的展現在眼前,而人們還是要一昧的去讚嘆或者擁護。如同文中所說的 知名設計師在集團領導者的眼中,只不過是商品或是行銷人物,Alexander Wang主掌Balanciega說不是向中國市場示好,不相信的人真的是腦子壞去。當創意人才隨著商業的喜好做更換或利用,那麼真是比職業運動更加可悲,至少每個球員交易過後還是很認真的場上表現。設計師就不一樣了,換了面孔,留下的是比較還有無情的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