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台灣討論Lativ轉移生產地點的一些討論,覺得背後其實很多矛盾的點
在台灣要搞所謂的本土品牌其實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挑戰,很多人對於本土品牌
還停留一定要是"平價"不然就是要給人"物超所值"的感覺,這很可悲 也很愚蠢
論生產成本,東南亞跟中國輕鬆佔有極大優勢更不用說有大量的勞動市場
物超所值這個想法更是一個自欺欺人的用詞,世界上有這麼好的事情嗎?除了折扣等優惠不說,誰會訂價在產品應有售價的標準以下,講難聽一點只不過是消費者自以為賺到的貪小便宜心態。
支持本土品牌不是件壞事,但也不用以一個愛不愛台灣的虛偽標準去衡量,真的這麼愛的話應該無法順利生活在這世界上了。
整個商業上的決策只能說環境使然,台灣沒有那樣低廉的生產優勢,lativ能把商品漲價嗎?應該會被罵到臭頭,然後消費者吵著說拒買。然而Lativ在事業扶搖直上的同時,並不能順勢把自己的生產面還有suppliers拉一把,也可見得他們的眼光還有策略的水準在哪邊了。的確台灣成衣界面臨著還有技術跟勞動力的缺陷,有資源跟能力不試著去當第一個培養產業結構的企業,屁股拍拍外移也只能說被大家嫌剛好而已。
換個角度來說,台灣的消費者真的準備好接受中高價位的本土品牌了嗎?我想也很困難,畢竟有著太多的競爭者還有不夠成熟的消費市場。倘若今天有個牌子能做到比Zara台灣售價低10%-20%,不考量恐怖的設店成本,相同的風格更好的品質(Zara這3年真是超爛的),還不見得能夠生存,那大家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成衣要本土化?一昧的喜愛國外over price的品牌,轉過頭來說本土品牌就應該平價?應該my ass,台灣消費者太喜歡去計算自以為是的成本,然後再來裝懂去批評。有這麼簡單大家都去中國找個成衣代工也都成功了。
離開台灣越久,每次回去感覺到自己故土的停滯越來越深,有種很無奈的感受,這樣的一個事件反映的不只是一個企業的決策,而是整著台灣存在的一個很負面的循環。
Friday, February 10, 2012
Wednesday, January 25, 2012
New year again
回顧這個blog發現也進入第三個年頭,相較於先前的無名blog
發表的頻率直直落,不知道是過了分享心情的年紀還是生活的瑣碎讓人不想動筆
給自己的一個目標就是每個月能夠上來寫點東西,記錄一下生活還是對銀飾的想法
一月回到台灣是我離開美國以後回去最沒有放假心情也最煩躁的一次
主要還是為了另一半的事情煩心,事情就是那樣會看這個blog的大概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此外就是忙於white rock還有上海的計畫,成效如何就成為今年的目標了,對於Alex吵著今年要來台灣跟去中國,我還是先不要放在腦中以免撐不到下半年我就死亡。
更新facebook發現每一年回台灣其實照片都不多,朋友相見隨便算一下都是認識五年的老朋友了,有沒有拍照倒是其次,能夠碰面聊聊喝酒才是最開心的重點。大家也都過了瘋狂喝酒狂歡的年紀,面對的也不再是考試或是學業,說現實也是無可奈何,但至少大家仍舊面對的類似的問題與處境。能夠暢所欲言未嘗不好
反倒是國中很緊密的那一群好像離我比較遠了點,不知道是沒有共同的經驗延續感情,還是在大學過後我逐漸往一個不同的方向離去,見了面還是可以聊聊,似乎多了點拘謹還有跟不上話題的陌生
台北還是個誘惑太多的地方,適合短暫停留而不能過度依戀,這次我很確信如果我在台北應該會一直不結婚鬼混下去吧。酒喝了很多 見了朋友十分開心溫暖,假期結束 紐約還是現實生活的都市,不論是上課還是工作上的規劃,還是離不開也不想走
又是新的一年,大學時候會想要四年生活不要結束,研究所才一學期我就巴不得快點念完,去年覺得很茫然,今年則是有了目標有了規劃,想的是執行還有更遠的計畫, fuck my life 為本年度最佳用語 FUCK IT!
發表的頻率直直落,不知道是過了分享心情的年紀還是生活的瑣碎讓人不想動筆
給自己的一個目標就是每個月能夠上來寫點東西,記錄一下生活還是對銀飾的想法
一月回到台灣是我離開美國以後回去最沒有放假心情也最煩躁的一次
主要還是為了另一半的事情煩心,事情就是那樣會看這個blog的大概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此外就是忙於white rock還有上海的計畫,成效如何就成為今年的目標了,對於Alex吵著今年要來台灣跟去中國,我還是先不要放在腦中以免撐不到下半年我就死亡。
更新facebook發現每一年回台灣其實照片都不多,朋友相見隨便算一下都是認識五年的老朋友了,有沒有拍照倒是其次,能夠碰面聊聊喝酒才是最開心的重點。大家也都過了瘋狂喝酒狂歡的年紀,面對的也不再是考試或是學業,說現實也是無可奈何,但至少大家仍舊面對的類似的問題與處境。能夠暢所欲言未嘗不好
反倒是國中很緊密的那一群好像離我比較遠了點,不知道是沒有共同的經驗延續感情,還是在大學過後我逐漸往一個不同的方向離去,見了面還是可以聊聊,似乎多了點拘謹還有跟不上話題的陌生
台北還是個誘惑太多的地方,適合短暫停留而不能過度依戀,這次我很確信如果我在台北應該會一直不結婚鬼混下去吧。酒喝了很多 見了朋友十分開心溫暖,假期結束 紐約還是現實生活的都市,不論是上課還是工作上的規劃,還是離不開也不想走
又是新的一年,大學時候會想要四年生活不要結束,研究所才一學期我就巴不得快點念完,去年覺得很茫然,今年則是有了目標有了規劃,想的是執行還有更遠的計畫, fuck my life 為本年度最佳用語 FUCK IT!
CH腰鍊改造
Tuesday, November 8, 2011
Only if I can stop it
驚覺距離上次寫東西已經是兩個月前的事情,只能說開學以後的生活真的是十分匆忙
加上下半年往往都是Alex那邊最忙的時候。
雖說現在上課的課程都還在基礎學分中打滾,有好有壞,複習了一些大學學過的東西
也感覺到短短的時間有非常多的改變。marketing還是最有趣的課,網路的進展把整個
當初大學上的都給拋在時間的軌跡裡。
累人的地方當然還是在於上課與工作兩頭忙,還有不斷的被身邊的另一半問何時要結婚
每天在subway回家都非常有想喝酒的衝動。另一部分則是上課的東西與自己工作息息相關,
所以頭腦一整天都停不下來。下學期必須要好好重新安排課程,不能繼續這種幾乎每天往學校
跑的日子,有點太沒效率了,光是作業跟討論就搞死,好像不太行。
接下來的目標和行程是去上海看看,明年要有所進展,不過在進行之前還是要去看看到底現在
的中國是怎樣子,微博上的成效比預計得來的快,消費卻沒有進展。這個部分牽涉到的太多的
還有自己對Alex NY那邊的一些想法,很難掌握。
結婚則是件壓力很大的事,不吐不快,其實也不是說完全不想,只是夾在女友跟家人意見中間
很無奈。頭腦好像放不下那麼多事情,這件要我放list前面好像也不容易。
希望有些空閒的時間可以開始在寫寫銀飾,make my life less miserable.
加上下半年往往都是Alex那邊最忙的時候。
雖說現在上課的課程都還在基礎學分中打滾,有好有壞,複習了一些大學學過的東西
也感覺到短短的時間有非常多的改變。marketing還是最有趣的課,網路的進展把整個
當初大學上的都給拋在時間的軌跡裡。
累人的地方當然還是在於上課與工作兩頭忙,還有不斷的被身邊的另一半問何時要結婚
每天在subway回家都非常有想喝酒的衝動。另一部分則是上課的東西與自己工作息息相關,
所以頭腦一整天都停不下來。下學期必須要好好重新安排課程,不能繼續這種幾乎每天往學校
跑的日子,有點太沒效率了,光是作業跟討論就搞死,好像不太行。
接下來的目標和行程是去上海看看,明年要有所進展,不過在進行之前還是要去看看到底現在
的中國是怎樣子,微博上的成效比預計得來的快,消費卻沒有進展。這個部分牽涉到的太多的
還有自己對Alex NY那邊的一些想法,很難掌握。
結婚則是件壓力很大的事,不吐不快,其實也不是說完全不想,只是夾在女友跟家人意見中間
很無奈。頭腦好像放不下那麼多事情,這件要我放list前面好像也不容易。
希望有些空閒的時間可以開始在寫寫銀飾,make my life less miserable.
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1
Corporate man
前陣子在幫Alex他們進行一個project,三不五時就要往 NY的珠寶區走一回
位於West 47 St.,緊鄰著著名的觀光景點 Rockefeller Center只差了一條街
同時也是電視台NBC還有許多大公司聚集的商業區
每當走在路上或在咖啡店裡時候,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們,不論穿著,身上都會有張company ID
不僅是ID,也是高級辦公大樓的通行證
仔細想想從學校畢業到現在,一直沒有在所謂大公司上班過,對於這樣歷練的缺乏,其實一直有質疑過自己
但是又打從心底排斥某些企業的陋習還有職場文化,雖說在台灣出國前也在一般公司經歷過,了解到在那樣
的環境不僅只是performance而已,還有更多的面相要去面對,political or social.
有了一個這樣的經驗,似乎在工作經驗上加了不少分數,算是一個專業上的肯定吧。很不巧的是在美國工作的
3年,看過 打交道過 也聽說過 JCPenney這個全美第二大的百貨業,背後的一些事實以後,實在失望不已,對於他們的員工(不是店員,從 President, Head buyer到 assistant等級)都有一種說不出的不認同,或許這只是大公司的其中一個例子
開始上課以後,不免有同學是金牌公司出身的 Goldman Sachs 那種level,我羨慕他們嗎?其實也不盡然
會想要進去嗎?又覺得有何不可,畢竟自己沒有體驗過。
對於Alex這個生意,也是一體兩面,好的一面是勉強給自己一年有個收入減輕家裡的負擔,學到很多當初想都沒想過的經驗,能夠被信任和發揮也是很開心的事情。另一面則是好像給自己太多的限制,從上課到之後的規劃。當初只是想說當個副業經營,然而事情的變化也想不到,在接下來真的是要做出個決定的時候。要麻勇往直前不要後悔,不然就妥協規劃真正研究所畢業後的出路。
公平的是花了多少心思就有多少收穫,今年Alex不管是美國還是台灣的生意都是明顯的進步中,應該要開心才是,但是成長要維持下去不僅是投資金錢,更是投資時間。現在最感到窘迫的就是時間的消耗還有太多不確定性。
焦慮的心情辦隨著秋天的來臨,連續三年我的秋天都過得不甚開心,似乎都是最具挑戰性的期間
位於West 47 St.,緊鄰著著名的觀光景點 Rockefeller Center只差了一條街
同時也是電視台NBC還有許多大公司聚集的商業區
每當走在路上或在咖啡店裡時候,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們,不論穿著,身上都會有張company ID
不僅是ID,也是高級辦公大樓的通行證
仔細想想從學校畢業到現在,一直沒有在所謂大公司上班過,對於這樣歷練的缺乏,其實一直有質疑過自己
但是又打從心底排斥某些企業的陋習還有職場文化,雖說在台灣出國前也在一般公司經歷過,了解到在那樣
的環境不僅只是performance而已,還有更多的面相要去面對,political or social.
有了一個這樣的經驗,似乎在工作經驗上加了不少分數,算是一個專業上的肯定吧。很不巧的是在美國工作的
3年,看過 打交道過 也聽說過 JCPenney這個全美第二大的百貨業,背後的一些事實以後,實在失望不已,對於他們的員工(不是店員,從 President, Head buyer到 assistant等級)都有一種說不出的不認同,或許這只是大公司的其中一個例子
開始上課以後,不免有同學是金牌公司出身的 Goldman Sachs 那種level,我羨慕他們嗎?其實也不盡然
會想要進去嗎?又覺得有何不可,畢竟自己沒有體驗過。
對於Alex這個生意,也是一體兩面,好的一面是勉強給自己一年有個收入減輕家裡的負擔,學到很多當初想都沒想過的經驗,能夠被信任和發揮也是很開心的事情。另一面則是好像給自己太多的限制,從上課到之後的規劃。當初只是想說當個副業經營,然而事情的變化也想不到,在接下來真的是要做出個決定的時候。要麻勇往直前不要後悔,不然就妥協規劃真正研究所畢業後的出路。
公平的是花了多少心思就有多少收穫,今年Alex不管是美國還是台灣的生意都是明顯的進步中,應該要開心才是,但是成長要維持下去不僅是投資金錢,更是投資時間。現在最感到窘迫的就是時間的消耗還有太多不確定性。
焦慮的心情辦隨著秋天的來臨,連續三年我的秋天都過得不甚開心,似乎都是最具挑戰性的期間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