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5, 2012

All gone.

When CH becomes accessories of Hermes, the brand I've known is long gone.

Now, Korean sissy pukes and foolish Lagerfeld wanna-be are just showing off.

Fuck it, if you wanna show people how rich you are. Why don't you just wear gold fucking shit with diamonds?

So fake and so superficial...
Maybe this is fashion or what's so called "luxury"

Wednesday, May 2, 2012

Falling behind

原本預計一個月至少要一篇blog的計畫完全沒有實現,一轉眼就是五月到來
有別於上學期有點乏味跟摸索的階段,這幾個月慢慢體會到研究所的不同
另外最充實的是這幾個月的閱讀跟一些上課的內容。


Wal-Mart Effect


在一門課所得知的推薦,由一個記者以第三人的眼光去分析與判讀這個巨大的怪獸
除了中國以外,大概沒有第二個國家可以養得出這種誇張的跨國企業


台灣人看著鴻海 宏達電的股票與市值,殊不知站在wal-mart旁邊好像小孩一般的尺寸


在這數十年Wal-Mart的成長與海外擴張之後,曾經站上全球第一大企業的位置,雖然
去年又被Exxon mobile奪回寶座,背後的意義在於它是第一個"非石油"企業能夠達到那樣
程度的私人企業。


在亞洲除了中國Wal-Mart離大家的生活看似遙遠,就算居住在NYC的我也是很陌生,因為
紐約市挑明拒絕了Wal-Mart任何的展店計畫。但是在這個供需結構的產業,Wal-Mart的影響
還有實力,完全將整個國際經濟改變了。在書中作者的分析,Wal-Mart的低價策略,提供的
不僅是中低收入家庭一個賴以為生的業者,事實上更影響了美國十幾年來的經濟指標與策略。
因為Wal-Mart的規模還有販售物品的廣泛,讓美國政府在估計通貨膨脹還有消費者指數都得到
了錯誤的數值,這真的是一件很恐怖也很無奈的事實。一方面是展現了Wal-Mart的龐大,另一面
則是美國官方的官僚還有刻意隱瞞。


讓我有最深刻體認的一個分析則是作者以Wal-Mart與其他競爭者做了個比較,平均一年下來在Wal-Mart
消費的顧客可以比其他人省下大約數百美金的開銷。很諷刺的,美國人並沒有因為有了Wal-Mart而改變
儲蓄的習慣,信用卡債與儲蓄比例甚至比有Wal-Mart以前的時期來的負面,也就是說其實省下來的錢都花
到別的地方去了,而且還花更多。Wal-Mart默默的改變了大家消費的習慣還有對於物品售價的認知,抑或
提供當地人更多工作機會還是扼殺了當地傳統業者,則成為了這十幾年來業者與地方政府還有消費者的爭論。


作者在大多數的篇幅皆是以一個理性的角度去看待這一間企業,目的在於希望能夠藉由它的力量對這個世界
與美國產生正面的影響。不可否認Wal-Mart仍是有著它正面的影響力還有策略,只不過在現代化的國際市場,
還沒有人知道要如何去駕馭這樣一個零售業的巨獸還有它一舉一動所產生的漣漪。

Friday, February 10, 2012

What you deserve

最近看到台灣討論Lativ轉移生產地點的一些討論,覺得背後其實很多矛盾的點


在台灣要搞所謂的本土品牌其實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挑戰,很多人對於本土品牌
還停留一定要是"平價"不然就是要給人"物超所值"的感覺,這很可悲 也很愚蠢
論生產成本,東南亞跟中國輕鬆佔有極大優勢更不用說有大量的勞動市場


物超所值這個想法更是一個自欺欺人的用詞,世界上有這麼好的事情嗎?除了折扣等優惠不說,誰會訂價在產品應有售價的標準以下,講難聽一點只不過是消費者自以為賺到的貪小便宜心態。


支持本土品牌不是件壞事,但也不用以一個愛不愛台灣的虛偽標準去衡量,真的這麼愛的話應該無法順利生活在這世界上了。


整個商業上的決策只能說環境使然,台灣沒有那樣低廉的生產優勢,lativ能把商品漲價嗎?應該會被罵到臭頭,然後消費者吵著說拒買。然而Lativ在事業扶搖直上的同時,並不能順勢把自己的生產面還有suppliers拉一把,也可見得他們的眼光還有策略的水準在哪邊了。的確台灣成衣界面臨著還有技術跟勞動力的缺陷,有資源跟能力不試著去當第一個培養產業結構的企業,屁股拍拍外移也只能說被大家嫌剛好而已。


換個角度來說,台灣的消費者真的準備好接受中高價位的本土品牌了嗎?我想也很困難,畢竟有著太多的競爭者還有不夠成熟的消費市場。倘若今天有個牌子能做到比Zara台灣售價低10%-20%,不考量恐怖的設店成本,相同的風格更好的品質(Zara這3年真是超爛的),還不見得能夠生存,那大家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成衣要本土化?一昧的喜愛國外over price的品牌,轉過頭來說本土品牌就應該平價?應該my ass,台灣消費者太喜歡去計算自以為是的成本,然後再來裝懂去批評。有這麼簡單大家都去中國找個成衣代工也都成功了。


離開台灣越久,每次回去感覺到自己故土的停滯越來越深,有種很無奈的感受,這樣的一個事件反映的不只是一個企業的決策,而是整著台灣存在的一個很負面的循環。

Wednesday, January 25, 2012

New year again

回顧這個blog發現也進入第三個年頭,相較於先前的無名blog
發表的頻率直直落,不知道是過了分享心情的年紀還是生活的瑣碎讓人不想動筆


給自己的一個目標就是每個月能夠上來寫點東西,記錄一下生活還是對銀飾的想法


一月回到台灣是我離開美國以後回去最沒有放假心情也最煩躁的一次
主要還是為了另一半的事情煩心,事情就是那樣會看這個blog的大概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此外就是忙於white rock還有上海的計畫,成效如何就成為今年的目標了,對於Alex吵著今年要來台灣跟去中國,我還是先不要放在腦中以免撐不到下半年我就死亡。


更新facebook發現每一年回台灣其實照片都不多,朋友相見隨便算一下都是認識五年的老朋友了,有沒有拍照倒是其次,能夠碰面聊聊喝酒才是最開心的重點。大家也都過了瘋狂喝酒狂歡的年紀,面對的也不再是考試或是學業,說現實也是無可奈何,但至少大家仍舊面對的類似的問題與處境。能夠暢所欲言未嘗不好


反倒是國中很緊密的那一群好像離我比較遠了點,不知道是沒有共同的經驗延續感情,還是在大學過後我逐漸往一個不同的方向離去,見了面還是可以聊聊,似乎多了點拘謹還有跟不上話題的陌生


台北還是個誘惑太多的地方,適合短暫停留而不能過度依戀,這次我很確信如果我在台北應該會一直不結婚鬼混下去吧。酒喝了很多 見了朋友十分開心溫暖,假期結束 紐約還是現實生活的都市,不論是上課還是工作上的規劃,還是離不開也不想走


又是新的一年,大學時候會想要四年生活不要結束,研究所才一學期我就巴不得快點念完,去年覺得很茫然,今年則是有了目標有了規劃,想的是執行還有更遠的計畫, fuck my life 為本年度最佳用語 FUCK IT!

CH腰鍊改造










































對於CH腰鍊的尾鉤始終不是很滿意,2 clips太重而且太貴,但是1 clip就必須忍受與那售價完全不符的鉤子,只能說真是保持了CH一貫老粗的本性。


於是在去年秋天開始就計畫了這個改造方案,委託人當然是Crystal Space的設計者小柔,大致上只是在尺寸還有細節有些溝通,除此之外都完全交給她去處理了。


看過草圖以後覺得很滿意,剩下的就是等著回台灣後的實體改裝,結果非常滿意,粗一點的鉤子也比較容易卡在褲子上,皮夾部分還沒嘗試過,以重量來講應該也是會有改進才是。


其他間銀飾品牌的這些細節的進步已經徹底把CH拋在後頭,名氣之外真的不知道哪裡帝王了
自己搞一些小改變的試驗讓人非常開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