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9, 2010

The very last

倒數結束了
雖然是一個新的開始,但情緒上還是不能避免的複雜
不同於退伍的時候,回到的是一個自由可以決定許多事情的世界

在自由世界之下所做的決定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一兩天不難免想到 Shawshank's redemption故事之中的一些想法
人們在不論怎樣的環境之下,或許都默默的被系統化,看似自由的生活
還是有許多被制約,或自己養成習慣的事物

在要離開或是變化的時候才能知道其中的差異所在,這幾天都夢境都在過去
之中輪迴,大概是需要一個熟悉的感覺去安定一下

我們也不停的被生活周邊的變因去被定義 or be defined,被工作 被財產
被住怎樣的地方。直到都沒有了才能去體會到那種不同,換個角度想也不盡然
都是不好的。

但在這開始的一個小時之內,有種前所未有的情緒和心情

整理過後將要繼續回到原本計畫之中,算計接下來的更多可能

Thursday, September 16, 2010

Something needs to be right

我一向不是那種強出頭或是想要出名的個性
對於很多覺得不對或者看不慣的事情,頂多也是講講就算了的那種
在前幾週看了幾個blog,裡面的批判和想法給了我一些改變
對於台灣很多事情,或許聲音很渺小,或許不能很快去改變一些什麼
但是至少敢講出來,或多或少可以去影響一些吸收文字的人們
講的同時當然會遇到批判及不理智的聲音,可是正確的事物是不怕被挑戰的

對於台灣的fashion業界,我想之前我也碎碎念很久了,從計畫著在美國待一陣子
就回去的想法,也在後來看不過去台灣不進步的環境而放棄,無論如何,還是可以
用自己的觀點,寫一些心得或是感受,多少算是自己一種付出去改變一些無形的態度


這是光明份子九
月初介紹CH眼鏡的文章,裡面那個Jeff就是我,以前的話,可能看看靠背一下就關掉了。不過當天晚上我寫了一封email給他們,希望他們能夠把正確的知識帶給更多人,連設計名字
都拼錯真的太扯了,更不用說他們當初寫的敘述,他們也沒讓我失望,很有風度的改了文章內容,台灣真的需要多一點這樣的店家,有那個雅量去聽聽不一樣的聲音,而不是做大了講出來的就是完全正確不容質疑的東西。

雖然說不知道多少人會看到,還是真的去在乎是對是錯,但我自己有種心情
會覺得至少多一個人看到的是正確的知識。不再是那些膚淺到不行的吹捧。

接下來就是要砲一下去年講過一樣的話題 - Vogue Fashion's Night Out
去年台灣已經辦得不怎樣了,今年還可以更差,只能用每下愈況來形容,
感覺台灣Vogue也是不怎麼在乎吧,開始前十天連網站還不見蹤影,不要說
美國,連日本都把最好的文宣跟介紹放到網路上,台灣呢?跟你說敬請期待

不知道開始前多久,終於有網站了,照理說這個活動的定位可以算上年度盛事
不然求其次,也該是個當月最重要的話題,人家還刻意配合NY Fashion week
舉辦,有看到desginers跟媒體民眾說:老子衣服fitting不完 ,你去死。 這樣的態度嘛?
大家都是盡心盡力去辦活動,像DVF這樣地位的設計師,runway show 當天早上還上
CBS early show,台灣的Vogue是有多忙,還是因為這種活動沒有直接利益就亂搞。

再來看看這"精美"的網頁,flash之多,一開我的safari還是firefox好像要發瘋一樣,電腦風扇狂轉。最妙的是地圖根本是擺好看的,店家點了還不太會出現(也有可能是我的問題),標題寫著:東區潮間帶,看到真的是吐血,台灣大概只有潮跟不潮,奢華跟低調,還有你他媽阿宅,這幾種之分,連個滑鼠cursor還要置入性行銷放個汽車,要點還不知道要從哪邊下手。

整個網站塞的滿滿,真正的information不到20%,沒錢可以搞這麼多flash components我也很佩服,連免費的google map都不用,不知道在想啥,可能不夠時尚吧

這個圖片是我在FNO結束後隔兩三天去抓到的,看到第一眼,我的想法是:有沒有人因此被fired?

瀏覽人數後來有超過30萬,不過看看下面那個破150萬就有折扣,我也覺得非常離譜,是行銷團隊在畫大餅唬爛店家,還是Vogue信心滿滿,整個台北都會區可以創造如此流量。150萬跟30萬,意思是連目標的50%(只有20%)都達不到,企劃是不是要去切腹一下?這數字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明年要估計多少200萬? 哈哈

不能說自己多有企劃行銷的經驗,但是太多一眼就能看出的問題代表的只是連我這門外漢都可以搞得比你好,也不是要比砸錢砸資源,單純只是有沒有用心。還是第二年舉辦了,結果不就如此,連個話題性都沒有,要是某明星在當夜被狗仔拍到,大概會更吸引人們的注意。

看看明年要怎麼搞了,拜託!某個Vogue上班的人快來看這篇,希望你們明年大有嶄進,不要再讓我來靠背了。

Monday, September 13, 2010

Movie - A single man

這電影當初很自然的是因為Tom Ford的因素,引起了想看的好奇心
加上當初Oscar的提名,成為不看不行的片子,沒想到拖了一個多月才觀賞

其實一開始劇情並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而是主角所居住的環境實在是太
完美了,開頭的15分鐘無法好好去進入他的內心世界。

我想每個人都有一個喜愛或是想要活著的年代,不敢說Ford一定想回到60's生活
但他對整個場景的講究還有小細節還是令人激賞,有趣的是裡面的帥哥都是穿著
很現代剪裁的男裝去面對當時冷戰核武的未知恐懼。

不論是校園還是party,服裝部分仍是讓我不停分心之處,在這電影裡或許我自己在
緬懷過去的Tom Ford 主導的Gucci/YSL style,俐落線條之下還是有著男女身體的性感

另外滿特別的地方是他在光影的運用是非常有趣的,隨著主角心情的變化,簡單的用
暖冷色調去描述,而在那打光交錯之中,卻可以維持一貫的調調,很有意思

劇情上雖說是敘述男人之間的愛情,但換個角度去看卻有更多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失去和死亡
而在那年代仍屬保守的時候,同性之間的愛情有著更多的壓抑。
另外一面則是那壓抑之下,含蓄與露骨兼具的言詞挑逗,用一種很天真的包裝去籠罩著慾望
讓人不禁感到Tom Ford男裝也不是如此

最後很棒的是配樂太好聽了,看完馬上去找

很推薦的一部電影 Tom Ford只能稱讚他是個天才,當時一直吵著說要拍電影果真是有能力的

Tuesday, August 31, 2010

Counting down

經過了幾天的思考,加上一堆很不巧也很鳥蛋的事情
還是決定要準備離開現在的工作了,從一開始慢慢摸索
到現在也算是得心應手,終究知道不能久待,話說如此
一轉眼也是三年過去,想想也有點可怕,時間就這樣度過了。

當工作內容開始變質的時候,就是該想想是否還有必要這樣下去
學習也是到了一個界線,突然有種回到那種等待退伍的感覺,面對
的一樣是一個未知的將來,還有許多不確定的變因。

開始倒數的不僅是職業,還有正在準備的考試,有時候坐在咖啡店
的時候,都很難不評判自己在大學做的選擇還有規劃是否正確,其實
是個很可笑的行為,畢竟都過了五六年了,才開始思考也很沒有意義。

不能說是後悔當初的作為,只能說是現在看的跟想的已經不同了。
再去多講什麼也不會改變。

最近的夢境都很離奇,希望是有人來夢中欺騙我,否則只能歸咎於壓力過大

Saturday, August 14, 2010

CH Magazine Series.2 Vol.2














今年出刊的速度異常的快,非常準時地一年一期的推出了新的一集
封面為Jesso Jo Stark,從最早第一集的小毛頭變成小女人,長得
和Richard還真是有夠像。照片則是先前 CH x Barbies 展覽時跟NY的店員
凹來的紀念品,背景是在CH的工廠裡面。

秉持著一貫藝術與生活的風格,附屬的音樂也從Series 2開始升級成DVD,
雖說一直沒有很喜歡後來推出新的銀飾設計,但是放在雜誌裡的影像還是一如以往
的美麗與風格十足。

Seoul新店非常的有設計感與氣勢,一點也不輸任何一間CH shop,讓人驚艷,
是個去韓國必訪之處。

今年春天開始的barbie展覽已經要準備去亞洲了,是個很難得也很不錯的聯展
非常US style,衣服一向做的不怎樣的CH倒是下足了功夫呈現出最好的一面,
很多小細節可以看到Richard一家三口的影子,沒有宣傳或是公關包裝,大概也是
熟客才有知道的消息,內容卻是滿有深度而且充滿變化,深刻感覺CH應該往這個方向
努力,而不是一直搞些很醜的設計。

雜誌看來Jesse Jo將來會成為CH下一代,也不是什麼壞事,或許會有著不一樣的新氣象
看到她也擺出那比中指的氣勢就知道她終究要走這條路的

Go Jesse Jo!!